ELISA技术简介

ELISA(酶联免疫吸附试验,Enzyme-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)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、临床诊断和科研领域的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免疫分析技术。

该技术利用抗原-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,结合酶催化底物显色的反应来检测样品中极微量的目标物质(如蛋白质、激素、抗体、病原体抗原等)。

其核心优势在于:

  • 灵敏度高:可检测ng甚至pg级别的微量物质
  • 特异性强: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,交叉反应率低
  • 操作简便:流程标准化,易于掌握
  • 可批量检测:适合同时处理多个样本
  • 成本相对较低:相比其他检测技术更经济实用
 

ELISA试剂盒检测原理

ELISA试剂盒的核心原理是基于抗原-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酶催化信号放大的结合,通过将不可见的免疫反应转化为可定量的显色信号,实现对目标物质的检测。

基本共性原理:

1. 特异性结合:抗原与抗体的"锁钥式"特异性识别与结合
2. 酶标记放大:通过酶(如HRP、ALP)标记抗体或抗原,将免疫反应转化为可检测信号
3. 信号关联:显色强度与目标物质含量相关,通过酶标仪检测实现定量分析

 

ELISA试剂盒核心组成

标准ELISA试剂盒包含以下核心组件,共同实现目标物的精确检测:

组分 作用 常见示例
预包被板 微孔板表面固定捕获抗体/抗原,提供固相支持 96孔或384孔聚苯乙烯板
标准品 浓度已知的待测物,用于绘制标准曲线 重组蛋白冻干粉或预稀释液
检测抗体
(检测溶液A、检测溶液B)
酶标记的抗体(直接法/夹心法)或二抗(间接法) HRP/AP标记抗体
显色底物 酶催化后产生颜色/荧光/化学发光的化合物 TMB(显蓝)、OPD(显橙)、化学发光底物
终止液 终止酶反应,稳定显色信号 硫酸(HRP体系)、氢氧化钠(AP体系)
洗涤缓冲液 去除未结合物质,降低背景 PBS/Tween-20溶液
封闭液/样品稀释液 减少非特异性结合,稀释样本 含BSA或胎牛血清的缓冲液
 

ELISA试剂盒类型

根据检测原理和目标物特性,ELISA试剂盒主要分为以下类型:

类型 检测对象 特点 优势
局限性
应用示例
夹心法 大分子抗原(>10 kDa) 捕获抗体包被→捕获抗原→酶标检测抗体结合,形成“三明治”结构 高灵敏度于特异性,适合复杂样本;
需配对抗体(表位不重叠),抗原需多价
大分子抗原(如细胞因子、病毒蛋白)检测
间接法 血清中的抗体 通过已知抗原捕获样本中的目标抗体,再用酶标二抗检测,适用于病原体抗体检测。 灵敏度高(信号放大),经济灵活(通用二抗);
可能因二抗引起交叉反应,背景较高
病原体抗体、自身抗体检测
竞争法 小分子半抗原(<1 kDa) 样品抗原与酶标抗原竞争结合有限抗体,信号与样品抗原浓度成反比

适合小分子,抗基质干扰强,无需纯化样本;

操作复杂,信号反向解读,灵敏度较低

激素、药物、毒素检测
直接法 小分子抗原 抗原直接包被于固相载体,酶标一抗直接结合抗原并显色 步骤少、速度快、无二抗交叉反应;
灵敏度低、需特异性一抗、背景较高
小分子抗原检测、免疫反应分析

 

    高品质ELISA试剂盒(飞敏):SB-QY8374SB-QY8709SB-QY8445SB-QY8588SB-QY8400SB-QY8748

    普通ELISA试剂盒

              常规ELISA试剂盒:SB-EH0001SB-EH0002SB-EH0003SB-EH0004SB-EH0005SB-EH0010

              快捷型ELISA试剂盒:SB-EH0265SB-EH0089SB-EM3896SB-EM5466SB-EK8016SB-ET7059

              宽范围ELISA试剂盒:SB-EC6310SB-EC5622SB-EH0287SB-EM3906SB-EH1456SB-EH0288

              小样本ELISA试剂盒:SB-EH0166SB-EC6761SB-EC6845SB-EM5360SB-EC6775SB-EC6776

              高敏型ELISA试剂盒:SB-EH3231SB-EK7603SB-EH0165SB-EK7602SB-EC5561SB-EM5526

 

ELISA试剂盒应用场景

ELISA试剂盒凭借其标准化、高通量、高灵敏度的特性,已成为多个领域的核心检测工具。

临床诊断与疾病监测
  • 传染病诊断:HIV、乙肝、新冠抗体检测
  • 肿瘤标志物追踪:PSA、AFP、CA-125
  • 内分泌疾病:胰岛素、TSH、皮质醇检测
  • 自身免疫病:类风湿因子、抗核抗体检测
生物医学研究
  • 细胞因子与炎症因子定量
  • 信号通路与蛋白质互作研究
  • 疫苗与抗体开发评估
  • 磷酸化蛋白动态监测
药物研发与质控
  • 药代动力学(PK)研究
  • 免疫原性评估(ADA)
  • 宿主蛋白残留(HCP)检测
  • 疫苗抗原定量
食品安全与环境监测
  • 食品过敏原检测(花生、麸质)
  • 毒素筛查(黄曲霉毒素、瘦肉精)
  • 农药残留检测(草甘膦、有机磷)
  • 饮用水致病菌检测
 

ELISA试剂盒选择指南

选择适合的ELISA试剂盒是实验成功的关键,需综合考虑检测目标特性、样本类型、精度需求和预算等因素。

1
明确检测目标
  • 大分子抗原(>10 kDa):选择夹心法试剂盒(灵敏度最高)
  • 血清抗体:选择间接法或双抗原夹心法
  • 小分子半抗原(<1 kDa):选择竞争法试剂盒
  • 磷酸化蛋白:选择专用试剂盒(含磷酸酶抑制剂)
2
分析样本特性
  • 血清/血浆:选择含抗基质干扰成分的试剂盒
  • 细胞上清:确认兼容培养液成分(如FBS)
  • 组织裂解液:避免含SDS的裂解液(破坏抗体结合)
  • 微量样本(<50 μL):选择高敏试剂盒(如化学发光型)
3
评估关键性能参数
  • 灵敏度:目标物正常浓度的1/10以下
  • 动态范围:覆盖样本预期浓度±50%
  • 特异性:验证交叉反应数据(尤其同源蛋白)
  • 精密度:CV值<10%(板内/板间重复性)
  • 种属兼容性:确认适用种属(人/小鼠/大鼠)
4
匹配实验条件
  • 设备匹配:无化学发光仪 → 选酶显色法
  • 时间限制:快速检测 → 选1.5小时快检试剂盒
  • 预算考量:科研预实验可用经济型,正式实验选高端品牌
 

常见问题解答

如何判断ELISA试剂盒的灵敏度是否足够?
灵敏度通常以最低检出限(LOD)表示,应低于目标物正常浓度的1/10。例如,检测人血清IL-6(正常值1-5 pg/mL),应选择LOD≤0.5 pg/mL的试剂盒。高敏研究(如神经因子)需选择化学发光试剂盒(fg/mL级)。
为什么我的标准曲线线性不佳?
可能原因:1) 标准品溶解不充分 - 冻干粉需充分涡旋+短暂超声;2) 稀释误差 - 梯度稀释时更换枪头;3) 酶标抗体失活 - 检查保存条件(-20℃避光);4) 温育时间不一致 - 使用定时器精确控制各步骤时间。
如何解决ELISA实验中的高背景问题?
解决方案:1) 优化封闭 - 延长封闭时间(2h→过夜)或更换封闭剂(5%脱脂奶粉);2) 加强洗涤 - 增加洗涤次数(≥5次),确保每孔注满洗液;3) 样本稀释 - 复杂样本(如血清)适当稀释减少基质效应;4) 检查抗体特异性 - 非特异结合需更换抗体对。
检测小分子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ELISA?
小分子(<1 kDa,如激素、药物、毒素)应选择竞争法ELISA。因为小分子通常只有一个表位,无法同时结合两个抗体(夹心法要求)。竞争法通过样本抗原与酶标抗原竞争结合有限抗体,信号与样本浓度负相关。
化学发光ELISA与传统显色ELISA有何区别?
主要区别:1) 信号检测 - 化学发光检测光子信号(RLU),传统显色检测吸光度(OD值);2) 灵敏度 - 化学发光高10-100倍,可达fg/mL级;3) 设备 - 需化学发光酶标仪;4) 动态范围 - 化学发光更宽(4-5个数量级);5) 成本 - 化学发光试剂盒更贵,但适合超微量检测。